一.西洋劍術歷史
英文單字 “Fencing”字義是”指使用劍的行為與藝術 ” “the action or art of using the sword scientifically”(牛津字典)。16世紀末它代表了一系列新設計的文藝復興時期劍(the Renaissance rapier) 。 “Fencing”字源於拉丁語defence(防禦)(換言之,擊劍術語“scherma”,“escrima”來源於日耳曼語(Old Frankish): “skrim “包含了 “屏蔽,掩護,捍衛”意義)。
動詞”fence”源自於名詞 fence .原意是指”防禦行為”(the act of defending)由古法語 “defence”演變而來。最終來源還是拉丁語。14世紀時的中生代英語fence 意義為”防守”(to surround with a fence)。
英語單字 “fence” 與”fencing “被廣泛的認識為擊劍的代名詞是出現在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著作:《溫莎的風流婦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
(act i, scene 1) : “with playing at sword and dagger with a master of fence,”
(act 2, scene 3): “Alas sir, I cannot fence”
擊劍者 “fencer” 出現在《無事生非》 (Much Ado About Nothing) : “blunt as the fencer’s foils, which hit, but hurt not. ”
“Fencing”後來取代”fight “變成擊劍專用術語 ((現代德語“fincing”的字源都來自古英語”feohtan”與古德國”fechten”)
二.劍種起源
擊劍運動起源於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大約西元14世紀左右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等封建王國出現了一個令人炫目的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縱橫天下,博得了廣泛的美譽。此後歐洲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一時間學習劍術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以致于發展到貴族之間解決糾紛,動輒拔劍相向,一劍定生死。
1588 年到1601年法國決鬥成災,20年裡巴黎就有8000名貴族、紳士在決鬥中斃命。一言不和,便以決鬥決勝負。“我們去郊外吧”,成為人們最熟悉不過的挑戰語言。上流社會巨大的人員傷亡,導致了王室及貴族階層的警覺與恐懼,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宰相-紅衣主教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為此發出禁令不許決鬥,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將一位 公爵處決也仍然未能平息決鬥熱。
1643年前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對當時法國的擊劍服裝和器具做了統一的規定:男士要穿浮花織錦的外衣和斗篷,下身穿著馬褲和長筒襪;貴婦也要身穿絲綢和緞子製作的馬甲或坎肩式上衣,同時配合講究的髮型。並將巴黎資格最老的6名劍術師封為世襲貴族,由此開法國劍術流派之先河,形成擊劍運動雛形並漸漸發展成一種體育競技項目。
18世紀中葉法國地區的擊劍學校為了滿足人們的決鬥狂熱而又不至於傷人,於是設計出一種輕巧、劍身呈四棱狀,劍尖用皮條包扎的新型劍被設計出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並得到廣泛開展,這便是現在鈍劍(FOIL)的雛形。
1776年,法國著名擊劍大師拉布瓦西埃(法語:La Boissière)發明了面罩(mask),這一發明使擊劍運動進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它不但使得擊劍從粗暴、流血、生死相鬥中解放出來,也為擊劍攻防技術的發展提供的強有力的條件和保障。人們戴上面罩、手套,穿上擊劍服,就可以安全地進行一連串的攻防交鋒。面罩的問世無疑是擊劍運動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這時的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擊劍運動的發展中心。
從此,在歐洲各地的習武廳、擊劍廳及專業學校裡,鈍劍(FOIL)的擊劍方式逐漸形成並日趨完善。
1885年開始,熱衷於決斗的法國紳士和貴族,在習武廳進行練習時,使用三棱形劍,交鋒不限制部位,這就是延續至今的銳劍(Epee)。
#@軍刀(佩劍) saber
1686年弗朗西斯科·安東尼奧·馬切利(Francesco Antonio Marcellit)在LELIO與 TITTA MARCELLI慫恿下在義大利羅馬出版了獻給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ALEXANDRA QUEEN OF SWEDEN)的著作(“The Rules of Fencing”)或稱為Francesco Antonio Marcelli’s manual中首先介紹saber使用方式.
18世紀時西歐國家騎兵所使用的重型彎曲兵器源於匈牙利輕騎兵(hungarian hussars)所使用的武器,匈牙利人將東方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騎兵使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於劍柄上裝配了一個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攻擊時有保護手指的作用。
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所有國家的騎兵都將軍刀(佩劍)列為必須練習的武器。法國騎兵司令夏布利將軍(General Chablis)評論道:
“軍刀是騎兵的生存科學” (The sabre is the cavalryman’s science of survival)
許多現代軍刀比賽都來源於騎兵的技術應用,例如有效目標區域,是以馬鞍座線的假想線以上的任何部位,因為任何低於此點的攻擊都會擊中馬匹。現代軍刀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off-target不會像鈍(花)劍foil那樣停止。
在18世紀,宮廷劍被視為本質上的紳士之劍,而且從關聯起來,foil在劍術領域也獲得了同樣的威望。軍刀SABER最初被認為是用在軍事上相當粗魯的武器。拿破崙戰爭激起了對邊緣武器(如SABER)的熱情,主要是由於陸軍和海軍軍官不得不接受在戰鬥中的實際應用的訓練。
foil 擊劍大師喬治·羅蘭(George Roland)對軍刀(saber)嗤之以鼻,當年大多數傳統的foil劍術家都對saber不屑一顧。19世紀時,意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拉達葉利(Giuseppe Radaelli )和馬格里尼(Magrini)精湛的劍術賦予了軍刀可敬的地位,從那以後,儘管意大利劍的風格完全受匈牙利軍刀的影響所取代,但朱賽普.拉達葉利將saber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決斗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為腰帶以上,這便成為現代軍刀(saber)的前身。
至此,人們在從事擊劍時就可以自由地選擇foil、epee和saber。
現代擊劍發展
現代擊劍真正誕生於 19世紀初,在法國擊劍權威拉夫熱耳(Lafaugère 1815)的倡議下,將foil、epee、saber這三種不同式樣的劍的重量再加以減輕,後進擊劍大師諸如 Gomard(1845),Grisier(1867),Cordelois(1872)或Bertrand等大師,進行一些技術原理及戰術意義進行深入研究,並且在一些歐洲國家經常開展競賽活動。
到 19世紀後期,擊劍成為一項競技性體育運動,1882年法國成立世界上第一個擊劍協會,1893年美國業餘擊劍協會成立。1896年首屆奧運會就有擊劍項 目,並且是唯一允許職業選手參賽的項目。比賽在一個約2米寬、14米長,兩端各有2米延伸帶的擊劍墊上進行,墊上畫有中線、開始線、警戒線和端線,劍手只能前進或後退,不能向左右移動。劍手須穿戴覆蓋有效部位的金屬背心和面罩,當有效部位被刺中時,電動裁判器會自動顯示紅燈或綠燈,刺中無效部位則亮白燈。
擊劍是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運動員穿戴擊劍服裝和護具,在擊劍場上以一手持劍互相刺擊,被先擊中身體有效部位的一方,為被擊中一劍。有多種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並在規則許可的範圍內運用各種戰術取勝。
比賽項目男子有FOIL、EPEE、SABER,女子有FOIL、EPEE。 均有個人賽和團體賽。團體賽為每隊3人的隊際相遇賽。個人賽先採用分組循環賽,然後根據組內成績指數排位,進行單敗淘汰賽。迴圈組賽為4分鐘內先擊中5劍者為勝。單敗淘汰賽為每局3分鐘,擊中劍數累計,先擊中15劍者獲勝,最多打3局,每局之間休息1分鐘。團體賽則根據個人賽成績,直接進行單敗淘汰賽。
台灣地區擊劍運動發展史
一.起源 :
在台灣,擊劍運動的起源可追朔到 1957年由香港僑生洪克圖、蔡炳銓先生引進台灣,最早推展於台大、師大等大專院校,並在台北市成功健身院設班訓練,此為擊劍運動在台灣地區發展之始韌。洪、蔡二位先生曾先後擔任香港擊劍總會負責人,並多次榮膺香港鈍劍、銳劍、軍刀冠軍及三項全能冠軍。
二.播種者 :
旅日華僑翁貞雄先生於西元1967年變賣家產,組團回國介紹擊劍運動,並引入擊器材,是我國擊劍運動之濫觴。隔年1968年11月20日,翁先生再度組團回國,帶著日本基督教青年會九名劍友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期間共有八十位學生,接受了西洋劍的基本動作訓練。並於11月22日下午四點假台北市立體育場司令台舉辦西洋劍觀摩會。翁先生返國前夕於日本募捐擊劍器材贈與台北基督教青年會,並與青年會吳安全、賴和海兩位合作,成立西洋劍訓練班,為台灣地區擊劍運動推展的先驅。 翁貞雄先生當年廿歲,是日本法政大學法律系高材生,並以精湛的劍藝於西元1967年獲得全日本銳劍(Epee)冠軍。在愛國心的驅使下,他不願意入日本國籍,所以毅然放棄代表日本參與墨西哥奧運會擊劍競技的機會。
三.擊劍協會成立 :
1969年成立中華民國擊劍會隸屬於中華民國技擊委員會,而中華民國技擊委員會成立於西元1956年,當時理事長為胡偉克將軍。
擊劍會時期相關活動的辦理如下:
(一) 1970年舉辦「全國劍手盃西洋劍賽」選拔優勝劍手受訓,準備參加「中、港、 菲友誼賽」。
(二) 1970年12月於淡江文理學院、淡水工商及體協三個場地舉辦「第一屆全國大 專盃錦標賽」。
(三) 1971年5月組隊赴香港參加「第一屆中、港、菲友誼賽」。
(四)1972年5月於中國文化學院舉辦「第二屆全國大專盃錦標賽。
(五) 1972年9月21日臺鵬西洋劍隊十人赴日本參加「神戶、大阪、名古屋錦標賽」。 我選手獲銳劍團體組冠軍及個人鈍劍亞軍 。
1973年4月10日成立中華民國擊劍協會,正式成為體育協會單項組織之一,並成立理事會。推選趙廷箴先生為首屆理事長,並聘請丁善理先生擔任總幹事。
1974年中華民國擊劍協會於1974年5月向國際擊劍總會(F.I.E)申請入會成功。
四. 地方擊劍委員會成立 :
1968年12月20日擊劍項目正式加入台北市立體育會,並成立台北市立體育會西洋劍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為莊金座醫師,總幹事為袁埏烽常務委員擔任,並聘請三十多位熱心擊劍運動人士擔任委員。
(1)相關活動的辦理如下:
1.1969年5月31日於開南商工舉辦台北市第一屆中等以上學校西洋劍表演賽,共計八校八十七人參加。
2.1970年5月20日協辦台北市立體育場所舉辦之西洋劍講習會。
3.1970年8月於台北市立福星國小主辦台北市第一期西洋劍講習會。
4.1970年12月邀請日本東京都西洋劍訪問團十一人,由田所敏睦率領訪台,並於五日晚上在台北市昆明街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舉辦我國首次使用電子審判器的「中日西洋劍比賽大會」。
(2)台北市擊劍委員會提倡的三大目標:
1.配合政府推行全民體育運動,促進國民身心健康,樹立莊敬自強暨勇敢尚武革命 精神。
2.培植優秀西洋劍新血人材,在國際西洋劍比賽上為國爭光,為國人揚眉吐氣,提高我國體壇地位。
3.多學習研究多著作劍法、學術、歷史等相關資料,向國內暨國際介紹宣傳以資「發揚光大固有傳統武藝」,「復興中華體育文化」。
目前台灣地區地方劍會如下 :
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台東縣
五. 初期發展的困境 :
台灣地區初期發展的困境 探究擊劍運動早期發展不易原因如下:
(傳入時間過晚、訓練器材與裝備缺乏、發展初期國內缺乏相關教練與裁判、擊劍協會並未有相關會訊的發行,加上當年資訊的傳播並不發達,各種外在的因素阻礙了擊劍運動的推展。)
1、 傳入時間太晚:
1896年第一屆希臘奧運會已將擊劍列入比賽項目,而台灣直至西元1957年才由香港僑生引進。發展初期僅限於北部大專院校以及台北基督教青年會;南部地區則以空軍官校最為活躍,主因是每一期自美歸國的軍官將此運動帶回國內,並在官校中積極推展。
2、 器材與裝備缺乏:
1968年翁貞雄先生回台推展時曾留下8把西洋劍和八套擊劍護具裝備。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後,8把西洋劍斷了4把,剩下的4把紙好暫時珍藏起來,顯見當時器材的取得非常不易。當年一位劍手全副的練習裝備需花費大約新台幣二千五百元至三千五百元之間,若為比賽場上全項劍手,其身上的電衣與電劍約需新台幣八千五百元至一萬元之間。這對當時的選手來說,是一筆龐大的負擔。 西元1934年於布達佩斯舉行的全歐擊劍錦錦標,在銳劍的部分正式開始使用電子裁判器,且為大眾所公認無訛。台灣地區則直至西元1970年12月,才首次使用電子審判器的「中日西洋劍比賽大會」。在使用電審器之前的比賽,僅能仰賴人工的視覺裁判法。
3、教材與師資的缺乏:
發展初期國內並無一位國家級的教練,導致擊劍運動的發展在水準上會有瓶頸。歐美等國的擊劍雜誌與相關訓練書籍,國內都付之闕如。相關的裁判法與比賽規則僅有英文版缺乏中文版本,導致閱讀上的困難與推展不易。台北基督教青年會為台灣地區最早成立西洋劍訓練班的機構,亦是擊劍運動推展的先驅。
六. 結論 :
擊劍運動發展初期僅限於北部大專院校、軍事學校以及台北市基督教青年會。體育的發展應是往下紮根方能往上結果,國中、小的發展在當時是較缺乏的部分。就體育推展的角度來看,其缺乏連慣性,導致選手劍齡太短,缺乏相關經驗,在技術上的突破略顯困難。 台北市擊劍委員會成立的時間比擊劍協會還要早一年,兩單位舉辦的講習會與比賽均在台北市,活動範圍都在台北地區,因此不利於其他區域的推廣。 擊劍協會成立時隸屬於中華民國技擊委員會,當時技擊委員會的理事長多為軍職人員擔任,顯見當時的體育活動多少帶有民族主義與軍事色彩。從台北市擊劍委員會成立時所提倡的三大目標,既可看出端倪。探究其因,應與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國家處境有密切相關。尤以此類能藉以強調「強身強國、強國強種」的競技運動,在當時的報紙常被報導,藉以宣傳反共救國的中心思想。當時的體育競賽活動多以青年盃、國慶盃、介壽盃、萬壽盃、祝壽盃等名義命名,藉由體育活動來慶祝當時的節慶,並對當時的領導人行崇拜主義,藉以彰顯領導人的偉大。由於當時的環境特殊,體育強調的是身體的鍛鍊,並透過體育的活動強調效忠國家領袖以及反共復國的決心。顯見當時的體育活動是依附於政治之下,並非純粹所謂身體的活動。
七. 現況 :
迄今深耕於大專學校學生社團27所、國中高中25所、國民小學52所,全國擊劍人口約有 3000人;而在民國 83 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及民國 84 年台灣區運動會,也分別首次將擊劍列入競賽項目。擊劍協會每年均舉辦四次全國排名賽(含一次國際邀請賽,1996 年首度舉辦世界盃銳劍錦標賽),各大專院校則有大運會或校際間的邀請賽。
擊劍常被視為昂貴的運動,受限於器材、設備、場地等限制因素,早期發展侷限於大專院校多為校隊及學生社團。雖然台灣從事該項目的人口不多,但隨著大專院校畢業的優秀選手陸續轉任教練,投身於擊劍運動文化的深耕,在各中小學校園推廣擊劍項目培養基層選手,參與人口也逐年增加。近年來擊劍俱樂部陸續在台北、台中等地區成立,俱樂部的成立,不僅提供國內劍手有更多訓練、切磋技術的固定場所,更是擊劍推廣的強力媒介,讓優秀選手轉任教練有較多發展的機會。近年來,台灣各地俱樂部營運已初具規模並處於方興未艾階段,優秀選手已在全國分級比賽逐漸嶄露頭角榮獲佳績,預期俱樂部將帶動擊劍有更優質的發展。
PS :
擊劍史上的一些相關紀錄
1. 擊劍最年輕的金牌得主:拉蒙.福斯特(Ramon Foster)(古巴)
16歲的古巴選手拉蒙.福斯特1900年在銳劍項目封王,成為最年輕的擊劍奧運金牌得主。
2.擊劍年齡最大的運動員:卡爾.米尼希(Carl Minis)(奧地利)
卡爾.米尼希1912年在其63歲高齡時,參加奧運會軍刀項目的比賽,由於已過事業巔峰期,米尼希並沒有如願拿到獎牌。
3.奧運擊劍選手獲獎牌最大時間跨度:蓋賴維奇(匈牙利)
軍刀選手蓋賴維奇在1932年和1960年分別站上奧運領獎台,時間跨越28年。1960年奧運會後,蓋賴維奇宣布退役,在匈牙利擊劍史上已經留下輝煌的一筆。
4.最長的奧運擊劍生涯:伊萬(丹麥)
從1908年到1948年40年間,儘管成績並不算太出色,但伊萬這堅持的精神以及對擊劍項目的熱愛,在所有劍客中已經成為一段佳話。
5.參加奧運次數最多的擊劍選手:曼賈羅蒂(義大利)、克斯廷.帕姆(瑞典)
曼賈羅蒂從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到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一共參加7屆奧運會,拿到6金5銀2銅的好成績,是義大利擊劍運動員中成績最好的。而來自瑞典的克斯廷-帕姆也有過7次奧運會的經歷,從196年開始,到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結束。
6.獎牌數最多的擊劍運動員:曼賈羅蒂(13,義大利)
11歲獲得全國青少年組冠軍。16歲首次參加世錦賽。17歲經歷人生第一個奧運會從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到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曼賈羅蒂共獲得13枚奧運獎牌(6金、5銀和2銅),成為獲得奧運獎牌數最多的擊劍運動員。
7.單一擊劍劍種上獲得奧運獎牌數最多的國家:匈牙利(27次)
在匈牙利,施密特.帕爾(Pál Schmitt)拿過1968年墨西哥城和1972年慕尼黑兩屆奧運會的金牌,於2010年8月當選為匈牙利總統。
8.獲得擊劍奧運金牌最多的國家:義大利(45金)
義大利是擊劍強國,培養出曼賈羅蒂、韋扎利等多位名將。在眾多高手中,曼賈羅蒂個人拿到6枚金牌。韋扎利已5金在握。
9.獲得擊劍奧運獎牌最多的國家:法國(115枚)
法國也是擊劍強國之一,在奧運會歷史上,法國隊已拿到115枚獎牌。
10.亞洲第一位獲得奧運擊劍金牌的劍手:雷聲
雷聲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男子個人鈍劍金牌。改寫中國擊劍隊男子鈍劍的歷史,打破了歐洲人百餘年的壟斷。
11. 台灣擊劍史上第一面國際錦標賽金牌 : 鄭雅文
2002年鄭雅文獲得亞洲青年盃擊劍錦標賽女銳劍個人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