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 攻擊權 “

提到擊劍不提攻擊權, 大概跟談愛因斯坦不提相對論一樣. 但是如果將規則搬出來講攻擊權, 講的人鬍子會打結, 聽的人耳朵會長繭. 不過其中有一條說得還蠻貼切的:

“進攻〈The attack〉是一種攻擊動作,特點是在做弓步〈lunge〉或飛刺〈fleche〉動作之前,先伸出手臂,並且連續威脅對手的有效部位〉。”

這樣就比較清楚一點了. 翻成白話文 (其實已經夠白話了~) 就是: 先伸出手臂以劍尖威脅對手的有效部位, 然後再做攻擊的腳步 (如長刺或飛刺等), 這樣構成一個完整的攻擊動作, 同時也構成  “攻擊權“. 而另外也有人乾脆以 “攻擊意圖” 的強弱來判別, 先決條件是… 動作要合乎標準.

“攻擊權” 有什麼意義呢? 雖然這個東東在實際作戰上並沒有用處 (總不能說搶到攻擊權的人被刺到就不會死吧~), 但在擊劍運動上它給予先出手攻擊者得分的保障. 在同時擊中時, 點數判給有攻擊權者; 就算刺到無效部位而同時被對手刺到有效部位, 在規則上也給予攻擊者權利而不算對方得點. 不過要是有攻擊權但刺空了 (只亮單燈) 就沒了.

攻擊權的功用不只這樣. 最早的決鬥雙方都是小心翼翼 , 不輕易出手, 因為一個失誤就是嗝屁 (時至今日由決鬥演變而成的銳劍比賽,  節奏也不遑多讓… 等等等等~),  然而一旦運動化了就不能這樣子搞,  因為觀眾看了會睡著. 而且比賽是分數高者取勝 , 而不是把對方幹掉 ,  那何不打得痛快一點呢 ?  另外 , 有攻擊權的劍種 , 有效部位是有限制的 ( 鈍劍 – 軀幹, 軍刀 -上半身) , 要擊中對方也不那麼容易 , 那就更需要以這個規則來鼓勵劍手向前衝衝衝了.

不過, 擊劍的攻擊權並不是一直存在最早發動攻擊者的身上, 它還是會被中斷及轉換的, 不然先發動的一方用力把手伸得直直的, 也不管對方有何動作一路像推土機嚕到底線也很沒意思. 攻擊權的搶奪, 中斷及轉換也是讓擊劍變得更多樣化及可看性的重要因素. 而攻擊權轉換及中斷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  攻擊腳步終止— 攻擊腳步做完.  如長刺的前腳落地呈弓步但沒刺到對手, 攻擊權就隨之結束.

2.  撥檔 (parade) 與還擊 (rposte) — 在對手攻擊途中撥檔 (parade) , 使對手的劍尖不再威脅有效部位, 攻方的攻擊權就此消失. 此時守方做出還擊 (riposte)  就可取得攻擊權.

3.  收手–攻擊權的要件是伸出手臂, 但是把手縮回來攻擊權就會消失. 或是原本刺向有效部位突然改變方向到無效部位上去也相同.

如果單看一邊, 以上這些動作應該不難分別, 不過像同時攻擊 (attaque /action simutanees) , 兩邊誰先做出攻擊動作 ? 以及在一陣亂劍交鋒 , 攻擊權在一秒內轉換好幾次以上 ( 雙方互做兩三個以上的撥擋還擊就有可能 ) 要如何判別攻擊權? 而且這些動作在擊劍場上常常發生..要分辨得清楚就是要常看以及將每個動作 “細分化” , 並賦予意義. 而這也是準備成為一個裁判應有的課程.

剛開始只看到劍的殘影是很正常的 . 個人的建議是: 先只看其中一邊的動作, 等到習慣選手的動作後, 再將視角放大到雙方選手身上 , 最後專注在交鋒時刻雙方的互動 . 這樣就可以很容易抓住擊劍的進行流程, 也更能欣賞高手過招的樂趣 .

另外, 還有一種所謂的 ” 擊劍線攻擊 ” (en ligne) . 它是在對手尚未發動攻擊前, 在一定距離外伸直劍指向對方的有效部位, 但不能前進 , 只能停在原地及後退的 ” 消極性攻擊 “.  較常出現在軍刀比賽中.

此時對手必須將劍敲離開有效部位後才能攻擊, 或是有把握不敲劍而直接攻擊到對手… 這感覺有點像挖個坑在那裏看你要不要跳過去, 不過就如同棒球的 “觸擊” 一樣, 打擊者棒子端出來, 就看投手怎麼來解. 雖然觸擊打不出出全壘打, 但大家總是摒息以待結果如何 ?